人类性别比

在性别取向较强烈的社会中,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亚洲国家性别比一直以来都较西方国家为高。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估计,中国大陆的新生儿性别比为119、韩国为110、印度为108,在全世界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国家里分列第一、第二。台湾为108,新加坡为107,为第三位。但日本和香港的性别比统计分别为95(日本)和85(香港)是少数亚洲女多于男的地区,而且香港的女性人数占比持续增加。
华人人口性别比失衡并非是现代独有的现象,根据南开大学王泉伟在《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一文当中的研究,明朝的性别比相当不平衡,明朝中期后,全国范围内的性别比曾一度达到每100个女性中有150个男性的状况,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每一百个女性中有大约300个男性的状况;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曹树基也曾在《墓志铭中所见明代人口结构》一文中提及明代性别比失衡、出现男性远多于女性的状况。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一直处于全世界最高水平[3],且远远高于其他主要国家。从2004年开始,当地政府推行“关爱女孩行动”,但影响有限。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新生儿性别比为118。一些地方的性别比更是极度失衡,例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新生儿性别比高达177。
近年,东亚国家之性别比有下降的趋势。据2019年CIA人口统显示中国大陆的性别比为106。台湾为99。日本的性别比统计为94。印度则为108,与2012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