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200亿独角兽要IPO了

盛合晶微上市再进一步。近日,证监会公告显示,SJ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下称“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这意味着,盛合晶微冲刺科创板再进一步。注册地为开曼群岛的盛合晶微,于2023年6月30日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拟科创板上市。《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2月,盛合晶微又将中信证券增聘为辅导机构,并于2024年3月5日进行公示。但“根据盛合晶微的股权结构和战略安排,项目情况不再符合联合保荐相关法规所规定的情形。经各方协商一致,盛合晶微决定减少辅导机构中信证券,由中金公司独立担任本次上市的辅导机构”。由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联合孵化据悉,盛合晶微的前身为中芯长电,成立于2014年,由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联合孵化。该公司是全球首家采用集成电路前段芯片制造体系和标准,采用独立专业代工模式服务全球客户的中段硅片制造企业。盛合晶微官网信息显示,其总部位于江苏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上海和美国硅谷设有分支机构,服务于国内外先进的芯片设计企业。2014年8月,中芯国际和长电科技联合宣布,双方签约建设的具有12英寸凸块加工及配套晶圆芯片测试能力的中芯长电,落户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芯国际具备国际领先的12英寸前段晶圆制造产线,在先进制程芯片加工领域掌握前沿技术工艺;长电科技则凭借在先进封装核心技术上的多年积淀,形成从关键工艺研发到量产应用的完整能力链。“与国内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长电科技强强联手,符合中芯国际专注于中国IC制造产业链布局的一贯策略。"在中芯长电成立之时,时任中芯国际CEO兼执行董事邱慈云表示,“通过双方共同打造Bumping生产线以及长电科技配套的后段封装环节,合资公司将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并建立起首条完整的12英寸先进IC制造本土产业链。这也是中芯国际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必要战略性步骤。"在中芯国际与长电科技的战略协同下,盛合晶微展现出强劲的技术突破能力。2016年初,该公司不仅实现28纳米硅片凸块加工的规模化量产,更凭借技术攻坚实力,成功为美国高通实现14纳米硅片凸块的量产交付,由此跻身国内切入14纳米先进制程产业链并达成量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行列。然而,盛合晶微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1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后,作为中芯国际参股企业的中芯长电也受到连带影响。为保障公司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持续发展,中芯国际于2021年4月作出战略调整,以3.97亿美元总对价完成中芯长电业务剥离。随即在2021年4月29日,中芯长电正式更名为盛合晶微。历经5轮融资,估值超140亿在完成更名后的不到半年时间,2021年10月,盛合晶微宣布完成总额为3亿美元的C轮增资协议,碧桂园创投参与了本轮增资。其他投资方还包括光控华登、建信股权、建信信托、国方资本、华泰国际、金浦国调等知名机构。2023年4月,盛合晶微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3.4亿美元,此轮增资完成后,盛合晶微的历史总融资额超10亿美元,估值近20亿美元,换算为人民币约为143.6亿元。参与签约的投资人包括君联资本、金石投资、渶策资本、兰璞创投、尚颀资本、立丰投资、TCL创投、中芯熙诚、普建基金等,元禾厚望、元禾璞华等既有股东进一步追加了投资。盛合晶微最近一期的融资发生在2024年12月31日。彼时,盛合晶微宣布,7亿美元定向融资已高效交割。本次新增投资人包括无锡产发科创基金、江阴滨江澄源投资集团、上海国投孚腾资本、上海国际集团、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芯基金及临港集团数科基金,以及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基金、国寿股权投资、Golden Link等。据《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盛合晶微最新估值约在200亿元。